內容來自YAHOO新聞
台灣民歌 大陸一代人的時代印記
台灣民歌在大陸系列報導之一(中央社記者尹俊傑上海18日電)台灣校園民歌發展40年,這些陪伴許多人長大的歌曲傳唱到大陸,同樣培養一批至今難以忘懷的老歌迷。民歌深深烙印在他們心中,但如何傳承卻是個難題。
年過50的沈欣,從小生活在浙江海邊,對於對岸的台灣,一直覺得很神祕。從海上漂來的宣傳單、罐頭,一點一滴堆疊出他對台灣的想像,海上走私換來的收音機與卡帶,則讓他接觸到台灣校園民歌。
現在是MOMO製造業企業主的沈欣說,成長時期流行的都是革命歌曲,抒情歌較少,台灣民歌曲風截然不同,他一聽就愛上。
「外婆的澎湖灣」、「踏著夕陽歸去」陪伴沈欣度過20到30歲的成長歲月,深深烙印在他心中,至今沒事仍會隨口哼唱。他感嘆,自己很懷舊,現代流行歌愈來愈無法引起他的共鳴。
對民歌之風能否得到傳承,沈欣悲觀地說:「肯定會被遺忘。」畢竟年輕一代生活在網路時代,更注重影像,且生活節奏變得更快。民信用貸款歌沒有烙印在他們的成長歷程,意義自然大不相同。
沈欣的觀點,恰好反映在現年29歲的倪月如身上。
目前在蘇州大學任教的倪月如,小時候從廣播電台接觸到台灣校園民歌,「蘭花草」、「童年」等名曲,初中班級合唱都聽得到。但上了高中,周杰倫、王力宏、蔡依林走紅,她就慢慢不聽民歌了。
「周杰倫跟我們這代更密切相關。」倪月如表示,民歌是她和父母中間那代人的歌曲,自己小時候雖有接觸,但畢竟人生經驗沒那麼豐富,感受不同,「等大了反而覺得這些歌真的沒有了」。
現在談到民歌,倪月如比做是在看老照片,充滿對過去時光的眷戀與懷念,即使過了幾十年還是一樣雋永。
把「橄欖樹」唱紅的齊豫認為,校園民歌之所以傳唱這麼久,是因為學生最單純,尚未走入社會、嚐過冷暖艱難,以最純真、沒有爾虞我詐的心情創作音樂,才成就一首首經典名曲。
齊豫5月在上海為「兩岸校園民歌經典名曲演唱會」宣傳的記者會上強調,不僅要有年輕一代參與,傳承民歌的曲風與題材,更要傳承純真創作音樂的心情,別一味隨波逐流趕流行。
這場將在18日登場的演唱會,除了有蘇芮、齊豫壓陣,潘越雲、葉佳修、李建復、王夢麟和南方二重唱也將登台演出。主辦單位還邀請選秀節目「中國好聲音」第2季總冠軍李琦和季軍萱萱參與,象徵傳承精神。
「這是一個時代的印記。」復旦大學EMBA專班執行主任張力談起民歌時這麼說。
現年57歲的張力,1980年代初在大陸校園跟著唱「酒干倘賣無」,但當時出生的年輕一代,對這些歌曲接觸甚少,讓他覺得台灣校園民歌無法像古典音樂一樣可以流傳很久。
如何讓新世代擁抱校園民歌,不讓這些樂曲隨著時間過去慢慢褪色,恐怕不是每隔5年、10年辦大規模民歌演唱會,短暫掀起懷舊風潮就可辦到。
在還沒找到答案之前,張力下了這個註解:「只要我們這代人還在,這些音樂就會在,但接下來就不知道了。」1040718
新聞來源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台灣民歌-大陸-代人的時代印記-015509505.html
D0A0EEBFFD8020D3
留言列表